首页

艾彩原创视频在线

时间:2025-05-29 00:33:29 作者:李强在东盟-中国-海合会三方经济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全文) 浏览量:67036

当地时间5月27日晚,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吉隆坡同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越南总理范明政共同出席东盟-中国-海合会三方经济论坛开幕式并致辞。新华社记者 李响 摄

  新华社吉隆坡5月27日电

在东盟-中国-海合会三方经济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李强

(2025年5月27日,吉隆坡)

  尊敬的安瓦尔总理,

  各位嘉宾,各位企业家,女士们,先生们:

  很高兴和大家相聚吉隆坡,共同参加东盟-中国-海合会三方经济论坛开幕式。

  今天,东盟-中国-海合会峰会成功举行,同意加强三方伙伴关系,开启了三方合作新篇章。会上,各国领导人围绕“共创机遇 共享繁荣”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大家普遍认为,当前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各国发展面临的共同挑战显著增多,发展机遇更加稀缺、更加可贵,加强合作更为紧迫、更需远见。我感到这样的探讨很有意义,应当扩展到包括工商界在内的各个方面,从而在更大范围内凝聚智慧和共识。借此机会,我愿与大家分享3点看法。

  第一,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我们能够携手应对挑战就是在创造机遇。当前,经济全球化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重大冲击,和平发展、合作共赢这些长期坚守的价值理念受到严峻挑战。我们共同应对好这些问题,将为三方国家带来重要机遇。面对地缘冲突和对立对抗加剧,我们坚持深化互信、增进团结,就能创造长远战略机遇。过去几十年亚洲的快速发展历程深刻昭示,团结互信、和平稳定才能带来发展繁荣。各国是命运相连的整体,如果互信缺失,矛盾就会滋生放大,合作就无从谈起;加强团结互信,就可以在战略上相互支持,带来更大范围、更可持续的高水平经济合作,实现长期稳定发展。面对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我们坚持扩大开放、消除壁垒,就能创造广阔市场机遇。三方国家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在融入世界市场中获得了很大发展机遇。三方市场互联互通,将形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区域市场之一,释放出倍增效应,让各国在共建大市场中实现更加丰厚的利益共享。面对“脱钩断链”和“筑墙设垒”增多,我们坚持共享资源、相互赋能,就能创造转型升级机遇。各国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各不相同。积极参与国际产业合作,用自身优势赋能其他国家,利用他国优势发展自己,就可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增强各国产业效能和持续发展动能。

  第二,中国、东盟、海合会国家的友好合作源远流长,未来更加可期。从2000多年前中国的第一支驼队到达中东、第一支船队到达南洋开始,三方国家的经贸和人文交往跨越20多个世纪,始终延绵不绝、历久弥新。站在深厚的历史积淀上,三方合作必将续写新的辉煌。我们将拥有更加充分的发展空间。三方国家总人口、经济总量约占全球四分之一,但目前贸易总额只占全球约5%,还有很大潜力。随着三方合作持续深入,将形成源源不断的贸易、投资增量,有力促进各国发展以及企业成长。我们将拥有更高水平的经济效益。三方国家的要素顺畅流动和产业衔接协同,意味着形成更低成本的能源资源、更加高效的物流体系、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务、更加先进的科技支撑,这将显著提升三方经济的竞争力和韧性,实现更有效率更加安全的发展。我们将拥有更具活力的创新生态。三方国家创新都十分活跃,各有特色。加强合作将促进各国创新人才的交流互鉴、优势的交融互补,为创新创造提供优质研发支撑和丰富应用场景,孕育更多新产业新业态,进一步提升三方在全球创新格局中的实力和地位。

  三方合作的蓝海浩瀚无边,需要我们拿出实际行动,更好把握和塑造未来。中方愿同东盟、海合会国家一道,加强发展战略对接,深化区域一体化合作,提升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同时,需要我们坚定维护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推动营造稳定有序的国际市场环境。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们要携手抢抓先机,扩大高技术领域合作,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不断开创三方共同发展新局面。

  第三,中国将以自身高质量发展,为三方合作不断注入新动能。从发展态势来说,今年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4%,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工业保持强劲发展,1-4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外贸出口在外部压力下保持较强韧性,1-4月同比增长7.5%。新动能不断发展壮大,1-4月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1.3%,新能源车产销双双突破400万辆,智能工厂覆盖超过80%的制造业行业大类。这些成绩充分展示了中国经济的强大稳定性。正如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这片大海经得起狂风骤雨的洗礼,在一次次风浪过后,只会更加深邃厚重、包容开放。

  从宏观政策来说,面对外部环境带来的风险挑战,我们明确提出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取向,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财政支出规模创历史新高,货币金融总量调控力度显著加大,为社会总需求的扩张提供有力支撑。下一步,我们还将根据形势变化,持续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无论未来遇到什么样的挑战,我们都有能力有信心保持中国经济大船行稳致远。

  从战略取向来说,中国是超大规模经济体,内需为主导、内部可循环是大国经济的独特优势。我们将把发展的战略立足点更多放在扩大内需、做强国内大循环上,不断提升中国经济的内在驱动力。我们正在加快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开展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把政策资源更多向消费领域倾斜,这将释放出巨大的需求潜力。我们还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这也将创造更多新的需求。中国经济的广阔纵深,能为各国优质产品提供巨大市场。我们将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开放,推出更多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措施,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让东盟和海合会国家以及世界各国企业充分共享中国发展机遇。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合作是战胜共同挑战的唯一正确答案。中方愿同东盟、海合会国家一道努力,以更加深入的开放合作,促进经济稳健增长,携手共创机遇、共享繁荣。

  谢谢大家!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在世界各古老文明中,中华文明的内涵及传承方式都有着自身的特点。就文明的传承来说,经孔子总结的三代历史文化,以《大戴礼记》中的《宰予问五帝德》及《帝系姓》和《礼记·礼运》篇为代表,传之后世,绵绵不绝,皆有所本。二十世纪以来简帛文献的出土,更对当代中华文明的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值得我们努力作进一步深入研究。

内蒙古大兴安岭小城阿尔山冬日举办那达慕

报告的观点也与消博会上的“新、奇、特”相呼应。近日,记者在走访消博会现场时了解到,智能制造、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备受关注的新质生产力正在加快步入消费领域,在给消费者带来全新消费体验的同时,也引领着新型消费的井喷式发展。

聚焦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 多方共同倡导“人人来减灾”

值得一提的是,14岁中国小将任怡嘉本轮在16号洞打出生涯首个一杆进洞,四轮总成绩为289杆、高于标准杆1杆,并列位于48位。(完)

加快发展未来产业 江西实施国有企业“争链主 强集群”行动

叶剑锋称,为解决人才从哪来,如何留下来的问题,贵溪市重点开展了“县管乡用”“乡聘村用”和人事薪酬三大改革,推进基层卫生人才增量提质。该市基层医疗机构可提取医疗服务性收入的60%用于人员奖励,年终若有收支结余,结余部分的50%仍可用于绩效奖的二次发放。

“龙腾九州 福暖四季”网络中国节·春节短视频征集活动青年创作者分享交流会举行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刘武研究员指出,30万年前的华龙洞人具有古老与现代并存的混合性特征,尤其面部和牙齿已出现一系列现代人标志性特征。华龙洞人化石的发现和研究揭示,东亚地区古老型人类向早期现代人演化过渡在30万年前已经发生,这提供了东亚地区人类演化区域连续性的新证据,也进一步证明东亚中更新世晚期人类演化的多样性。

相关资讯
镜观·回响丨人文交流50载,共酿中巴友谊醇香

首个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15日在浙江省湖州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出席活动开幕式,传达习近平重要指示并讲话。丁薛祥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成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显著标志。新时代新征程,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持之以恒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坚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做到在发展中降碳、在降碳中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健全美丽中国建设保障体系。要以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大众化传播,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增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推动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处处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社会氛围。

热门资讯